陽失衡、氣血不暢,從而導致疾病的滋生。接下來,我們來看“是故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亂治未亂”的智慧。這裡的“聖人”並非指神話中的超凡存在,而是指那些具備高度智慧和遠見的人。他們明白,僅僅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或已出現的混亂,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預防疾病和混亂的發生。這種思想在中醫中體現為“治未病”的理念,即通過調節人體的陰陽氣血平衡,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從而預防疾病的發生。而在古代治理思想中,則體...-
黃帝問:熱病已經痊癒,但常常會有餘邪不儘,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說:“餘邪不儘”並非字麵意義上的“邪氣”殘留,而是指病邪雖已減弱,但其殘餘勢力仍在體內潛藏,伺機而動。當病人在高熱之時強行進食,這不僅是對身體機能的額外負擔,更是為病邪的“死灰複燃”提供了溫床。
想象一下,身體在高熱狀態下,就像是一座燃燒的火爐,內部的各種生化反應都在加速進行,以應對外界的侵襲。而這時,如果強行加入“燃料”(即食物),尤其是那些難以消化、易產生熱量的食物,無疑會讓這座火爐的火勢更加旺盛,甚至可能引發新的火焰(即新的熱邪)。
這種“兩熱相合”的現象,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病邪複燃、病情反覆的重要原因。在疾病的治療與康複過程中,必須密切關注患者的飲食起居,避免任何可能加重病情或延長病程的行為。
黃帝說說的好,那麼怎樣治療餘熱不儘呢?
岐伯說:“太陽與少陰兩經同時受病,這裡的“太陽”指的是足太陽膀胱經,主管人體一身之表,受寒邪侵襲時,常見頭痛、惡寒發熱等表證;“少陰”則常指手少陰心經或足少陰腎經,它們與心腎等臟腑緊密相連,若受寒邪影響,可能出現一係列裡寒症狀,如脈沉細、畏寒肢冷等。
“口乾和煩悶”作為少陰經受病的症狀,在傳統中醫理論中並不常見。但中醫講究的是“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即使是同一病邪,也可能因個體差異、體質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症狀。因此,在特定條件下(如患者素體陰虛火旺,或寒邪入裡化熱),少陰經受寒邪後也可能出現口乾、煩悶等熱象。
“第二天,陽明太陰兩經同時受病”。首先,陽明經,這裡主要指的是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它們與人體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密切相關。陽明經受病,往往表現為身熱、口渴、便秘等實熱症狀。而“胡言亂語”這一症狀,在中醫中可能被視為熱擾心神的表現,即高熱導致心神不寧,思維混亂。
太陰經,通常指的是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它們與呼吸、運化水穀精微等功能緊密相連。太陰經受病,則多見腹部脹滿、不欲飲食、腹瀉等虛寒症狀。這裡提到的“腹部脹滿,不想進食”,正是太陰經受寒邪或脾虛失運的常見表現。
現在,將兩者結合起來看,如果第二天陽明與太陰兩經同時受病,那麼患者可能會經曆一場身心的雙重考驗。一方麵,陽明的實熱症狀讓身體如同被烈火炙烤,身熱難耐,甚至心神不寧;另一方麵,太陰的虛寒症狀又讓腹部如同被寒冰包裹,脹滿不適,食慾全無。
在治療上,中醫會采取“寒熱並用,虛實兼顧”的策略,既要清熱瀉火以解陽明之熱,又要溫中散寒以除太陰之寒,同時還要兼顧調理脾胃功能,恢複氣血生化之源。當然,具體的治療方案還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體質等因素進行個性化調整。
“第三天,少陽與厥陰兩經同時受病”
少陽經,主要指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它們與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水液代謝等功能緊密相關。少陽經受病,常表現為口苦、咽乾、目眩、耳聾等症狀,這些症狀多與膽火上炎、氣機鬱滯有關。而“耳聾”作為少陽病的典型症狀之一,更是反映了少陽經氣不利,清竅失聰的病理狀態。
厥陰經,則主要指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厥陰肝經,它們與心臟、肝臟的功能以及人體的陰陽調節密切相關。厥陰經受病,往往表現為寒熱錯雜、厥熱勝複等複雜症狀。其中,“陰囊收縮和四肢發冷”雖非厥陰病的典型症狀,但可理解為在特定條件下(如寒邪凝滯、陽氣不達四末),厥陰經氣血運行受阻,導致區域性失於溫煦的表現。
當少陽與厥陰兩經同時受病,且病情發展至“水漿不入,昏迷不醒,不省人事”的危重階段時,這已不僅僅是單一經絡或臟腑的問題,而是整個機體陰陽失衡、氣血逆亂的嚴重狀態。此時,病人的生命之火已如風中殘燭,隨時可能熄滅。
我解釋一下,岐伯說的這句話“病人到第六天就會死亡”的預測,這並非中醫理論中的絕對規律,而是基於當時醫療條件、疾病發展趨勢以及患者體質等因素的綜合判斷。在現代醫學條件下,通過積極的救治措施和生命支援手段,許多原本看似不可逆轉的病情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或控製。
黃帝問病情已經發展到五臟,以傷六腑不通,營衛不和的地步,像這樣的人,會在三天以後死亡,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說:“陽明是12經之長,其經脈的氣血最旺盛,所以病人容易神誌昏迷,三天以後陽明的氣血已經竭儘,所以人就會死亡”。
陽明經,在中醫理論中主要指的是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這兩條經脈不僅與人體的消化、吸收、排泄等生理功能密切相關,而且其氣血之旺盛,在十二經脈中確屬翹楚。陽明經多氣多血,這意味著它們在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抵禦外邪入侵等方麵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正如古人雲:“物極必反”。陽明經氣血雖旺,但一旦遭受病邪侵襲,或因臟腑功能失調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其強盛的氣血反而可能成為疾病迅速發展的“催化劑”。特彆是當病邪深入陽明,影響到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時,病人就可能出現神誌昏迷等危重症狀。這是因為陽明經與心神相通,其氣血的盛衰直接影響著心神的功能狀態。
我在解釋一下岐伯說“三天以後陽明的氣血已經竭儘,所以人就會死亡”這一說法。在中醫理論中,時間的概念往往與疾病的發展、演變密切相關。但“三天”這一時間節點,並非絕對的預測,而是基於臨床經驗和理論推斷的一種大致估計。它反映了在特定條件下,陽明經氣血從旺盛到衰竭的快速發展過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陽明經受病的病人都會在三天後死亡。疾病的轉歸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病人的體質、病情的輕重、治療的及時與否等。
因此,我們在理解岐伯這一論述時,既要看到陽明經氣血旺盛對於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性,也要認識到其一旦受損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同時,我們更要強調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應根據具體病情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護陽明經的氣血功能,促進疾病的康複。
需要指出的是,中醫理論博大精深,其對於疾病的認識和治療都建立在對人體生命活動整體把握的基礎之上。因此,在麵對複雜多變的病情時,我們應綜合運用中醫的各種診療手段和方法,以全麵、準確、有效地診斷和治療疾病。
中醫將外感病邪分為多種類型,其中寒邪、溫邪、暑邪等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而它們在不同季節的表現和治療原則也各不相同。
“凡是有傷於寒邪所導致的溫熱病”,這裡需要澄清一點,即溫熱病並非直接由寒邪轉化而來,而是指感受溫邪或熱邪後所引起的一類急性外感熱病的總稱。不過,在中醫理論中,寒邪入裡化熱的情況確實存在,但這與直接感受溫邪或熱邪還是有所區彆的。
接下來,我們探討“病發於夏至以前就稱為溫病,病發於夏至以後就稱為暑病”的說法。這一觀點是基於中醫對季節氣候與疾病發生髮展規律的認識。夏至作為夏季的中間點,標誌著陽氣達到鼎盛並逐漸開始收斂。在此之前,由於氣溫逐漸升高,但尚未達到極致,因此人體若感受外邪,多表現為溫病;而夏至之後,隨著氣溫的持續升高和濕度的增加,人體若感受暑邪,則易發為暑病。
“暑病應當有汗出,暑熱可通過汗液疏散泄除”,這是中醫對暑病治療原則的重要闡述。暑為陽邪,其性炎熱升散,易擾心神,易傷津耗氣,且暑多夾濕。因此,暑病的治療應注重清熱解暑、生津益氣,並引導暑邪通過汗液排出體外,以達到疏散泄除的目的。當病人得了暑病並出汗時,醫生不應遏止,而是應順應病勢,鼓勵病人適當出汗,以助病邪外解。
中醫對於寒邪、溫邪、暑邪等外感病邪的認識和治療原則,是基於對人體生理病理、季節氣候變化的深刻理解和長期臨床實踐經驗的總結。在麵對具體疾病時,我們應綜合運用中醫的辨證施治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臟腑功能的衰竭。這些病氣的逆轉和傳遞過程確實可能導致病情的惡化和生命的危險。然而,在實際的臨床實踐中,疾病的發展和演變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體質、病因、病機、治療乾預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中醫強調辨證論治、因人製宜,通過調整臟腑之間的平衡關係、消除病氣和補充正氣等方法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將一日一夜劃分爲五個階段,並與五臟相對應,這是中醫時間醫學的一個重要觀點,稱為“五臟與時辰相應”。通過...